陽光下,一排嶄新的農用拖沓機停放整齊。
勾起食指,馬洲敲了敲身旁的拖沓機外殼,“就是它了!”
馬洲是湖北荊門市掇刀區康瑞農機服務專業一起配合社理事長。這天,他早早來到農機銷售公司,給拖沓機設備選型,“農機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延續,正值春耕,我們升級設備好干活。”
馬洲看中的這款拖沓機,是個“大師伙”,看起來粗笨,操縱卻靈活。爬進駕駛艙,右手邊有個小手柄,前后一撥,就能調節動力,“相當于從包養手動擋變成了自動擋。”
動力換擋,有啥好處?
“馬力更足、機能更強年夜。”一旁的銷售負責人李靈芝介紹,“這是輛140馬力的拖沓機,能輸出3種動力,適配多種農具。好比旋耕耘業,效力能進步30%。”
馬洲的一起配合社有各類農機150余臺(套),不僅為周邊4000多戶農平易近開展社會化作業服務,還在各地跨區作業,幾乎一年四時都有業務。
“有的處所土質硬、易板結,旋耕刀片轉速低才幹耕到位;有的土質包養網 花圃松軟,轉速調年夜效力更高;如果在中藥田,就得精細作業,掛匍匐擋。”馬洲說,過往這些都靠手動調節,費力不說,效力還低。
“幾多錢?”
“原價15.5萬元,算上以舊換新補貼,13萬元擺佈。”包養李靈芝說,依照政策,一起配合社的拖沓機雖未達到報廢年限,但存在毛病發生率高級情況,合適以舊換新申請標準。
往年,一起配合社一共報廢更換新的資料6臺插秧機、6臺收割機,享用補貼近20萬元。“區里組織農機收受接管企業進村,上門收受接管、集中辦理,我們沒出村就辦完了所有的手續。”馬洲說。
農機銷售商也受害。
“政策一出,兩個月賣了900多臺,銷售額比今年翻了一番,旺季成了淡季。”李包養靈芝說,“本年政策延續,省里還擴年夜補貼種類范圍,新增12種農機具。”
補貼金額也進步了。
“依照最新政策,報廢并更換新的資料農用斗極輔助駕駛系統、植保無人機等,按50%進步報廢補貼標準。”掇刀區農機發展中間主任李仁慧介紹,截至今朝,全區累計辦結農機報廢更換新的資料2500余臺,撥付資金470余萬元。
“我們的拖沓機用久了,也該更換新的資料了。”馬洲說,他預訂了兩臺拖沓機,斗極也要抓緊提上日程,“這錢花得值!”
【編輯點評】
前不久,多部門聯合印發告訴,請求繼續實施好農機報廢更換新的資料補貼政策,加力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換新的資料,加速農機結構調整。好政策加快落地實施,農機市場供銷兩旺,隨著年夜面積春耕漸次展開,等待越來越多馬力足包養網、機能強、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新型農機耕作在沃野田疇。